祖師尖上的石浴盆、石佛和石凳
常言道:“天下名山僧開拓”,妙道山亦不例外。據(jù)史料記載,晚唐有一高僧,法號義玄(公元867年——?)俗名唐子霞,由浙江西天目山(今臨安市境內(nèi))來妙道山結(jié)廬修行,傳道講經(jīng),時人尊為臨濟祖師,而其開創(chuàng)的佛教禪宗南宗南岳系臨濟教派,至今仍宗風(fēng)不衰,遠傳海外。因臨濟禪術(shù)高妙,樂善好施,其弟子及信士均推崇備至,譽其道行為 “妙光善道”,故此山得名“妙道山”。而后人為紀(jì)念這位開山鼻祖,將背后這座山峰取名為“祖師尖”,將他在半山中參禪打坐的石室取名為“祖師洞”。
金璧寺始建于北宋初年,歷宋、元、明、清,幾經(jīng)滄桑,1941年毀于戰(zhàn)火。宋時寺廟占地20余畝,殿宇高3丈有余,分前、中、后三重。殿內(nèi)供奉著四大金剛、十八羅漢、二十四諸天、如來、觀音、臨濟祖師佛像,尊尊披紅掛彩,神態(tài)逼真。大殿中央高高懸掛著仁宗皇帝欽題的匾額,上書“金璧禪林”四個鎏金大字。鼎盛之時,寺僧弟子有八百之眾,終年是香煙繚繞,暮鼓晨鐘,善男信女,絡(luò)繹不絕。如今,遺存的石佛、石浴盆、石凳、石鼓、石階、石柱、石塔、石棺、石刻,可見當(dāng)年的恢宏氣象。相傳,寺院東南一帶,有一龐大的地下宮殿,是寺僧用來藏寶、藏經(jīng)和避難藏身的地方。地宮里有一件珍寶,形若三足鼎,約兩米見方,內(nèi)盛燃料,用以點火照明,燃料用之不竭,而燈火則亙古不滅,名曰“石上天燈”,民間稱為“萬年燈”。原來在地面上建有一座七層寶塔,中有暗門連通地宮,個中機關(guān),外人不得而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