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孝中的感人故事-棄官尋母
《棄官尋母》是《二十四孝》中的第二十三則故事,講述了宋代的孝子朱壽昌的感人孝行。讓我們重溫《二十四孝》中的這個感人故事。原文如下: 宋朱壽昌,年七歲,生母劉氏為嫡母所妒,再適。母子不相見者五十年。宋神宗朝,棄官入秦,與家人訣,誓:不見母,不復(fù)還。
后行次同州,得之,時母已年七十余矣。 意思就是宋朝有一個名叫朱壽昌的孝子庶出(他的生母劉氏是他父親的妾);由于他父親的嫡妻嫉妒他的生母劉氏,在朱壽昌很小的時候,他的生母就被遺棄了。從此母子分離,五十年沒能見面。朱壽昌長大以后,蔭襲父親的功名做了官,所謂仕途頗為順利,先后做過陜州荊、南通荊,岳州知州,閬州知州等。由于這些年一直思念他的母親,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到處打聽他母親的下落;但是一直都沒有音訊,以至于他無心做官。
于是他毅然辭官千里迢迢往陜西一帶尋母,并發(fā)誓說:“找不到母親今生今世絕不回家”!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,朱壽昌終于在同州找到了自己的生母。50年后這對母子終于重逢,這時候朱壽昌的母親已經(jīng)七十多歲了,而他自己也已經(jīng)年過半百。他的母親劉氏當(dāng)年離開朱家后改嫁黨氏,育有子女?dāng)?shù)名;朱壽昌都視為親弟親妹,全部接回家中供養(yǎng)。朱壽昌棄官尋母之事,遠(yuǎn)近傳揚,京兆守官錢明逸將此事奏明朝廷,皇帝宋神宗感動其孝行,恢復(fù)其官職。王安石、蘇頌、蘇東坡等詩人都爭先恐后撰文贊美其優(yōu)良品德。
朱壽昌棄官尋母一事,歷代廣為流傳。如今朱壽昌的孝道廣為流傳,很多地方都有為他建孝子祠,很多雕塑家都紛紛以此為創(chuàng)作題材塑造出各種版本的棄官尋母人物雕塑。朱壽昌的孝行也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深深影響著我們。廈門鶴頂紅雕塑匡躍清先生作品:棄官尋母雕塑 。